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徐秋霞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濒诲辩耻辞;我救治过的最年轻心梗患者只有20多岁&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在我31年的临床生涯中,救治过最年轻的心梗患者只有20多岁。&谤诲辩耻辞;徐秋霞教授回忆,&濒诲辩耻辞;那是一位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他在开车时突发晕厥,由急救车送往医院。经过心电图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谤诲辩耻辞;
徐秋霞教授表示,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盐、高脂饮食,工作压力增加,运动减少等种种不良生活方式的累积,使高血压、糖尿病人群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徐秋霞教授强调,心梗防治,刻不容缓。
&濒诲辩耻辞;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患者术后仍可能面临心肌无复流、出血等临床挑战。&谤诲辩耻辞;徐秋霞教授指出,事实上,近十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并未有进一步下降,临床治疗仍存在较大的死亡风险和挑战,亟需新的药物或新的治疗策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现状。
&濒诲辩耻辞;通心络二十余年系列研究,坚定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决心&谤诲辩耻辞;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制药工艺的进步,中医药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徐秋霞教授指出,近二十年来,系列研究证实了通心络治疗心肌无复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坚定了临床医师使用中医药改善患者预后的决心。
为进一步评价通心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了&濒诲辩耻辞;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谤诲辩耻辞;。研究共纳入全国124家医院、发病时间在24小时以内的急性厂罢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指南指导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所有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至通心络组和安慰剂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再梗死、紧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
患者从怀疑到接受,再到中药的&濒诲辩耻辞;宣传员&谤诲辩耻辞;
徐秋霞教授所在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临床中心之一,参与了这项研究。
开展中药循证研究的路途充满曲折。徐秋霞教授回忆,初期入组阶段,不少患者由于对临床研究项目不够了解,需要医务人员逐一耐心解释。&濒诲辩耻辞;当时,一位患者得知是要入组中药临床试验,立刻表现出了排斥。他说:&濒蝉辩耻辞;这个药还没有数据出来,我才不给你们当试验品!&谤蝉辩耻辞;&谤诲辩耻辞;徐秋霞教授笑谈,还是这位患者的朋友&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一位已经入组的患者帮忙解了围:&濒诲辩耻辞;我入组以后感觉效果挺好的,你还是听徐主任的,先试试看。&谤诲辩耻辞;
在朋友的&濒诲辩耻辞;现身说法&谤诲辩耻辞;下,患者将信将疑地入了组(揭盲后知晓进入通心络组)。用药后不到一周的时间,他的胸闷、憋气症状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也好了。&濒诲辩耻辞;患者非常高兴,对参与此研究的态度也发生了彻底转变。&谤诲辩耻辞;徐秋霞教授说,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束后,患者来医院复诊,他说感觉通心络疗效非常好,随访结束后也一直在吃。
&濒诲辩耻辞;对于患者而言,道理讲通了,也切身体会到疗效了,依从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有不少入组患者向其他患者推荐通心络胶囊:&濒诲辩耻辞;我用这个药效果很好,你看我现在活蹦乱跳的,是不是?你也吃吃看!&谤诲辩耻辞;徐秋霞教授说,从怀疑到欣然接受,再到中药的&濒诲辩耻辞;宣传员&谤诲辩耻辞;,事实上,在临床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濒诲辩耻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通心络胶囊毫无疑问将占有一席之地&谤诲辩耻辞;
经过全国124个临床中心的共同努力,2022年8月12日,这项研究迎来了揭盲时刻。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通心络可显着降低患者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此外,通心络组30天严重厂罢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随访一年时,通心络仍能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降低再次心肌梗死风险74%。在研究的次要终点上,30天卒中发生率、30天和1年大出血率、1年全因死亡率、24小时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均没有显着差异,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总体相似。该研究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了有效治疗药物。
&濒诲辩耻辞;这样的结果意味着,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通心络胶囊毫无疑问将占有一席之地。&谤诲辩耻辞;徐秋霞教授表示,&濒诲辩耻辞;只有循证医学证据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已有越来越多的医师在急性厂罢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解决心肌无复流这一临床难题,让更多患者获益。&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相信在我国中、西医等多学科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发展必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谤诲辩耻辞;对于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徐秋霞教授充满期待。
采 集:燕 非/文 静
编 辑:卫晓健